Hito流行音樂獎頒獎典禮來到2017
也是我們與台北之音從2004年開始連續第13年的合作
上一次分享到的文章已經是4年前
以及首次在高雄巨蛋舉辦的
這是一個很難得的合作經驗,我們一起跨越音樂歷史
從反盜版時期經歷數位下載再到數位匯流時代
從CD到mp3再到Streaming Media
不過不論聽音樂的載具如何變..好的音樂永遠不變
就像「台北之音Hit Fm聯播網」
不僅一直以來,以電台的模式陪伴在我們的生活之中
更在數位直播,網路線上收聽,一直保持創新的企業核心價值
更重要的是,每一年都花下鉅資籌辦大型的音樂頒獎典禮...
來回饋所有喜歡支持華語音樂的聽眾朋友
也因此,每年皆獲得所有唱片公司,天王天后天團們的支持..
而我們在舞台設計的合作服務角色,也從尚未有FREE'S時期
以電視台員工美術設計的身份,直到成立FREE'S
也一同經歷了整併進入必應創造的時代
從單純只承接舞台設計到 節目,動畫,視覺包裝..等軟體設計
與燈光/音響/視屏.硬體技術的全方位整合統籌
從歷年回顧的影片中也可以發現
從4:3的SD畫質
到了16:9的HD畫質
從Cable電視台轉播,再到聯合影音平台直播的OTT時代
舞台設計上,大家可以發現,在LED尚未普及的年代
仍然可以看到大量比例的舞台美學
即便LED屏已經大量取代傳統舞台佈景
但「台北之音」卻是一個非常重視舞台美學的客戶
舞台美學與設計概念
是每年hito流行音樂獎頒獎典禮一直很重視的事情
2017年的舞台,照樣由「台北之音」的大家長 廖姐
親自提出構想草圖
而且.這份草圖竟然是在2016年頒獎典禮結束時
就已經送交到我們手上了....
主題是以鋼琴的線條美學為基調的 音樂調色盤
我們以位於中國淮南的一棟鋼琴建築為藍本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鋼琴是音樂的化身,這两個擁有優美曲線的形體
再結合了當代熱門的LED影像數位藝術
塑造成了一個夢幻般的優美舞台
舞台設計圖-大公開!!!
加上今次有別於以往色彩繽紛的色系
改以黑白Geometric時尚的平面視覺
更將典禮基調推向更高..
主視覺完成結合舞台設計
其實在今次籌備典禮之初,我們向台北之音提出了一個創舉想法..
從佈景時代,到LED影像時代
從傳統馬達吊點到可以任意升降的伺服馬達
2017年有什麼是象徵最新的未來的可能...
於是,我們想到VR/AR的結合
請看 必應創造小百科 解說
什麼是VR
虛擬實境的目標是全面的虛擬
什麼是AR
擴增實境在本質上是現實,只是加入了一些虛擬的元素
但因為VR是必須搭載穿戴式的工具
一般收看直播的民眾不見每個人都有
因此.我們便決定了以AR的科技結合流行音樂..
我們期望能夠作為華語流行音樂上
第一個使用AR的流行音樂頒獎典禮...
但因為,AR的製作至今仍屬非常昂貴的成本.即便台北之音願意提撥這樣的預算
但也不能無限上綱,因此我們決定將全部火力用在典禮的開場
那麼開場演出的歌手,便非常重要了....而這次的開場歌手
就是也由必應創造所負責巡迴演唱會製作的 JJ林俊傑
在第一次與JJ位於華納音樂開會時.我們向他提出了這個AR的構想.
不過JJ表示,AR科技其實已經在世界上慢慢地普遍化
他也深信.我們提出來的技術.一定能夠完美的呈現
結合他的表演.一切也只能說是”合理”
若沒有與音樂的充分結合.並無法完整地傳達給歌迷的訊息與感動
但他明白了我們的構想也清楚地知道我們期望達到的科技藝術成就之後
便著手與他的樂手老師Terence Teo 重新編寫整段的音樂
當然包含其中不同段落我們想要呈現的畫面...
這段表演,因為JJ的全力投入,我們可以自豪地說
是華人流行音樂頒獎典禮結合科技藝術最為成功的一次
也因為這次JJ的理念,讓我們再次明白
科技的呈現不是一味地”炫技”
更重要的是與”音樂的關聯性”
AR技術只是個最新工具,
但是如何能夠幫”音樂放大說出故事”才是成功之道
開場以首次無人機飛翔進入台北小巨蛋
並以實拍結合CG的虛實整合效果展開典禮序幕
獨家幕後大公開
★★★★★必應創造-無人機中隊★★★★★
虛實效果反覆校正
今次JJ一共率領 38 人的弦樂團及 full band 樂手陣仗
光在舞台上的擺設,就讓我們煞費苦心
在辦公室不停地沙盤推演,深怕容納不下,或是進出困難....
而在美術的呈現上
結合JJ今次的弦樂編曲
以 DECO ART的經典美學
不僅應用在樂手台,LED螢幕
以及今次的AR數位藝術裡..
獨家公開籌備設計圖過程
☞1.草圖
AR就是期待一個實際佈景無法做到的虛擬境界
我們期望在小巨蛋的上空,浮空著一個巨大的藝術品
☞2.具體的2D輪廓漸漸出來
☞3.將2D轉為3D,套入虛擬的舞台上,檢視預期的AR位置
☞4.各拍攝角度上的檢視,以達到預期的分鏡效果
☞5.巨蛋上場後,真實環境的燈光設計加入
必應創造-天團御用燈光師-阿哲老師
徹夜精細地依照AR的效果,調整現場實際光影藝術與設計
燈光設計與動畫視覺設計彼此將光源反覆設定調整到最佳狀態
JJ一連演唱了4首經典歌曲,
包括「害怕」、「第幾個一百天」、「飛機」及「不為誰而作的歌」,
而這些歌各有意義
「害怕」唱的是初出道時的不確定
「第幾個一百天」則是回顧起曾經失聲的那段日子
「飛機」與哥哥合唱,提醒自己回到初心
「不為誰而作的歌」唱的是現階段的自己
用音樂呈現最透明的內心狀態
當唱到「不為誰而作的歌」時
我們更啟用了另一項世界流行音樂頒獎典禮的創舉
那就是「3D Point Cloud 三維點雲」
螢幕的視覺上瞬間將整個舞台拉到最遠並開始旋轉
這些影像都是來自舞台邊的AR攝影組
Sensor感應式攝影系統
這組set為Motion tracking(即時攝影機追蹤)
用紅外線tracking真實攝影機的motion
藍圈圈是紅外線攝影機
他們都對著左下角的攝影機拍
偵測攝影機的旋轉然後回送電腦
電腦就知道要顯示JJ開場哪個角度的 ”浮空黃金雕花 / 星光花瓣”
現場即時掃描出JJ以及在場的每個人
以及整個巨蛋的相對空間
這同時也是JJ想藉由音樂傳達給大家的理念
宇宙間人類的渺小,更唱出對生命的感謝
曲末的視覺上也寫下了JJ想跟所有觀眾分享的話
「昨天的成長,今天的你和我。」
以下影片是擷取整段表演中
獨立AR/Motion tracking的精彩畫面
以及在頒獎典禮前一夜總彩排結束後
因為效果超出預期得好..我們與導播臨時決定
加碼Motion tracking作為最後的Ending
影片中有珍貴的當夜溝通過程紀錄
讓大家了解,虛實整合之間的細膩要求
與團隊之間默契十足的合作...
獨家公布內幕..在典禮籌備進駐小巨蛋最忙碌的期間...
同場加映-必應創造 搬家
暫時回到以期的FREE'S辦公室舊址駐營
(好懷念的空間啊....)
同場加映-適逢端午連假,但心繫工作進度的大家
在假日又跑回來自動自發地加班,即便到了凌晨也不走
同場加映-適逢台北大暴雨-巨蛋外淹大水
同場加映-其他巡迴演唱會的工作同時追殺
同場加映-辛苦燈光-阿哲老師,每天都等大家收工後徹夜開工
同場加映-AR技術與電視台轉播技術之間的整合
同場加映-與導播之間整合AR運鏡
以下獨家公布超珍貴Motion tracking
(即時攝影機追蹤)彩排影片
請留意影片左邊實景與右邊虛擬的對比
影像內容來自 必應創造 x 遊樂製品 的實驗成果
JJ漸漸走近感應掃描區域,右邊身影即漸漸浮現
超珍貴AR測試彩排影片
請留意影片左邊實景與右邊虛擬的對比
影像內容來自 必應創造 x 遊樂製品 的實驗成果
雖然典禮已經結束,但這一次的合作
更讓我們深信,雖然當今兩岸的流行音樂演出市場
比例懸殊已經已經不可同日而語
很多創意與想法,其實台灣都是可以自己做得到的
雖然我們沒有中國每一個演出節目的龐大預算
但不代表我們就此灰心,成日觀看,羨慕歐美日韓與中國的演出成果
而埋怨自身的環境,反之,我們更期待,因為這些創舉
能夠鼓勵我們自己同業人員
只要努力,排除萬難
找出適合這個當今環境的方式,一定能夠有番作為...
最後,我們要感謝 台北之音 願意提撥這樣的AR科技預算.
請留意,這些多餘的花費,並不能為他們帶來利益
也沒有獨立的AR贊助費用
但為了支持我們,支持台灣共同為流行音樂的幕後演出創意技術人員的信念
讓支持流行音樂的你我,看見更多台灣產業裡,並不比海外差的創意與技術
在此也 特別感謝 廖姐.迪克哥.
特別提出幾位很基層,但卻很核心的重要人物
★必應創造 以士頡為首的視覺團隊,以及 共振頻率視覺 / 遊樂製品
★必應創造 勞苦功高被幹爆罵翻再累都不會倒的伯駿,今次的跨部門跨公司的成員編組也來自他的構想
★必應創造 舞台設計師 羅尼老師.建辰,以及境外設計組 老胡
★必應創造 以阿鴻,小小馬為首的硬體技術團隊
★導播 李玲玲 女士 永遠追求創新不停地學習新技術的台灣首席大導播
★典禮總導演 豆子姐
共同參與的同事們非常多,
就不在此一一列舉
請看大螢幕!!!
因為此篇分享文章,主要以AR科技與流行音樂為主.
整場頒獎典禮還有非常多我們花了很多心思的節目設計
篇幅有限無法一一分享,
最後..我們用第一屆的畫面,來迎接
即將到來的 hito 20週年
2018 hito流行音樂獎頒獎典禮